本报讯 10月29日,交通运输部召开了“防抗2009-2010年度第1号寒潮大风视频会议”。受副部长徐祖远委托,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陈爱平主持会议并就防抗第1号寒潮大风工作进行了部署。
第1号寒潮大风(寒潮大风序列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编排)已经影响我国沿海,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防抗工作,按照“早准备、早检查、早安排、早落实”的原则,召开了这次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长江等海事局及北海、东海救助局在内的视频会议。会上,上述各单位分别就辖区防抗寒潮大风工作情况做了汇报。陈爱平对防抗寒潮大风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陈爱平指出,寒潮大风具有风力强、降温快、预报难等特点,其破坏力不亚于台风,甚至超过台风,严重危害海(水)上运输安全。为此,按照徐祖远副部长的要求,对如何做好2009-2010年度防抗寒潮大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单位要充分估计其危害性和不可预见性,高度重视防抗工作,密切关注本次寒潮大风发展动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防抗工作细化到每个环节、岗位和人员,真正做到“早准备、早检查、早安排、早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陈爱平对防抗第1号寒潮大风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加强监管和预警。各单位要加强应急值守,加强监管和预警,充分利用现有的监控手段,加强对寒潮大风影响水域船舶的监控,及时提醒有关涉水单位、施工企业做好防抗准备。二要重点部署、周密安排。各级海事部门尤其要对“四客一危”船舶、运砂船、无动力船舶、施工作业船舶和锚泊船进行重点排查,严把适航关,要提醒海上渔船、养殖渔排进港避风;救助局、飞行队要合理重点安排动态待命船舶,加强在重点航道、事故多发区、受风严重水域的值班待命工作;航道部门要加强对航道的安全管理,保证航标灯等航道设施实时适用性;港口管理部门要督促港口企业合理安排港口作业,避免大风、降温可能引发的大型设备毁坏事故、高空构筑物坠落和室外作业人员冻伤事故的发生。三要注意应急联动。不仅要发挥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要联合相关气象、海洋、渔业部门共同做好防御工作,形成防抗寒潮大风的合力。
会上,陈爱平传达了徐祖远副部长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要求。
视频会议还对今年第21号台风“银河”的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
来源:中国水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