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护渔编队昨日继续在西南渔场执行护渔任务,数天来,大批我国渔船或靠近编队作业,或以编队为核心扩大捕捞范围,首次明确以护渔为目的的南沙航程作用开始凸显。
昨日,护渔编队共观察记录我国渔船27艘次、越南渔船14艘次。连日来,随着编队伴随渔船,进行护渔行动的逐步开展,附近作业的我国渔民纷纷对此次行动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在昨日的捕捞作业中,很多渔船以311或202船为核心,在半径30公里左右的海域内密集生产。昨日下午15时左右,“桂北渔80106”号渔船一度来到距离311船不到2公里的海域内作业。对此,指挥部表示,一方面支持我国渔船的合法正常生产,另一方面,也提醒广大渔民保持船距,注意生产安全。
昨日上午9时40分,编队总指挥、南海区渔政局刘添荣副局长带领311、202两船相关人员登临广西“北渔60009船”了解情况,向该船赠送蔬菜、水果、矿泉水。来自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随船医生陈铁明向渔民赠送了包括止血贴、云南白药、活络油等在内的药品,并现场为渔民诊疗。
“你们来了,我的心激动得怦怦跳”,渔船船长陈强说。
昨日上午10时10分,陆地总指挥、南海区渔政局局长吴壮,通过卫星视频,向编队全体人员表示慰问,询问海况和编队船舶、设备、人员等情况。311船船长林吉要汇报了相关情况,并即时传送了登临渔船的现场画面。
昨日,在广西“北渔60009船”上,先后到来的311和202船工作人员,在护渔航行第六天首次握手。在之前的航程和行动中,为扩大护渔范围,两船一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并用无线电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据悉,这是东海区渔政局第一次派遣执法船只来到南沙海域执行任务。202船政委孙士荐介绍,该船今年3月5日在执行巡航任务中接到了南下护渔任务。3月23日正式起航,出发前,东海区渔政局的相关领导也再三向他们强调了南沙海域护渔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这次行动也体现了农业部对执法力量的深度整合。”
在6天的航行和护渔工作中,留给初到西南渔场的202船全体工作人员印象最深的,是我国渔民对护渔船只的期盼和欢迎,“看到这些渔民,我们也很感动。”
陈强:去年曾遭外国船撵着跑
陈强也许是昨日慰问行动中最激动的人了。去年6月份的一天下午,同样作为“北渔60009”号的船长,同样在西南渔场这片海域,正在我国传统海域内实施正常作业的20多艘中国渔船受到了某国舰船的无理追赶。
陈强回忆,当时他的渔船刚刚收网,船员们正准备捡鱼分鱼,“就看到他们开着船来抓我们,距离我的船只有二三海里。”陈强当即向有些被吓呆的船员们大吼,“快点开船,快点跑”,周边的其他中国渔船也纷纷驶离现场。无理的追赶持续了20多分钟,陈强和他的渔船幸运地逃过一劫,但有8艘我国渔船共75名渔民遭到该国舰船非法抓扣。
随后的日子,陈强又带船来过两次西南渔场,“不敢睡觉,心里总是不踏实。”这一次,看到护渔编队前来,陈强拍着自己的胸口说,“这里怦怦直跳,不是紧张,是激动、是高兴。”
■人物
三个“80后”兄弟的海上一天
[7时] 当哥哥的睡地板
早上7点,如果没有漫天乌云,海上已经是天光大亮。苏朋从床上爬起来,顺便喊醒旁边的弟弟苏渊和床下睡在地板上的哥哥苏权。“北渔60009”号船加上船长一共10人,但只有4个床位,为了照顾两个弟弟,苏权出海后便撕了一张硬纸壳垫在地板上作床。
苏朋拿起一只白色小碗,走下甲板,来到水龙头旁接了半碗淡水,洗漱起来,刷牙用了其中一半,剩下的一半蘸湿了毛巾,用力擦了擦眼角、脸颊和下巴。在大海上,淡水就是生命,不用船长多说,船员们自己也知道节约的重要。
洗漱完毕,依旧是端着这只白色小碗,苏朋走到了厨房。厨房左侧,一个底舱舱口刚被关上,里面放着的几块冰块有如巨石,旁边冰冻着这次出海半个月来最重要的渔获。厨房右侧还有一个小门,里面堆放着破鱼网、烂木头等各种杂物。杂物旁,4只母鸡正在来回晃悠,这是富有海上经验的船长带来的,枯燥的海上,它们多少可以缓解一些乏味,当然,更重要的,它们最终可以为船员们换一换口味。
早餐依旧是鱼粥,苏朋盛了一碗,端坐在船头,“刺溜刺溜”地喝完。
[8时] 今天还是要放网
上午8时,如果不用放网,苏朋一般会选择回到房间睡一个回笼觉,虽然那里隔着一道木板就是驾驶室,无线电台里总是发出各种杂音。
今天还是要放网,自从来到西南渔场后,船长每天都会要求放两次网。苏朋和哥哥弟弟分别站立在船头两侧,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长度在120米左右的鱼网被缓缓放进了海里。而这,一般足足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
鱼网全部放完了,渔船开始缓缓开动,流动的海水会把鱼网冲开,路过的鱼儿从鱼网头部的小洞钻入,挂在鱼网上,动弹不得。
苏朋依然很忙,他得补补昨天收起时被割破的鱼网,这是个技术活,需要他睁大眼睛,如同拼图一般,一块一块地完成。这是他们兄弟三人第一次来到西南渔场捕鱼。之前,来自广西钦州的他们已经在北部湾捕鱼四五年,三人都出生在1980年以后,相差不过数岁,苏朋生于1983年。
[12时] 鱼吃不下酱油拌饭
中午11时,开始第一次收网,一般一网的捕捞能有几百上千斤不等的鱼虾或者螃蟹、海星等。大家开始蹲下身子分拣,贵重的海马、海星会送到驾驶室旁的风干房,吹着风、晒干。值钱的鱼蟹送到冰库,剩下的扔回海里。
12时,开始吃午饭,依旧和往常一样,白饭,煮鱼。鱼是刚捞上来的,想吃什么苏朋可以随便挑,便宜的、贵的都可以,靠海吃海,老板不会在这点小问题上斤斤计较。苏朋依旧吃得不多,到了最后,他向饭里倒了点酱油,搅拌搅拌,随口吃完。
[晚上] 信号差电视有雪花
午饭吃完,船员们第二次把鱼网放进海里,随即回房睡午觉,他们可以一直睡到下午4、5点钟,起来收网、分鱼。晚饭在晚上8点到10点之间。苏朋每天可以喝一斤水,也就是一瓶普通矿泉水的分量。他一般选择在工作后喝上两口,小口地吸进嘴里,在舌尖转一转,缓缓流进喉咙。
卧室里有空调,也有卫星电视,海上的信号不好,画面经常断断续续。看球赛时,经常看到科比(美国NBA篮球运动员)投出了压哨三分后便一片雪花,等信号恢复时,已经是广告时间了。
苏朋在岸上并没有太多的爱好,每个月2000元的收入有1500元交给了父母,剩下的钱喜欢去买点牛肉串、羊肉串解馋。临来前,父母没有太多的交待,倒是新认识的女朋友再三叮嘱,“出海做工,千万注意安全。”
在西南渔场,每天望着一样的大海,一样的同伴,苏朋觉得最大的感受是无聊,他很少关心今天的渔获如何,明天能不能看到彩虹。只是,在每天晚餐结束后,他会独自一人坐在船头,看着满天繁星,想一想远方的女友。来源:新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