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5月23日,市地方海事局积极创新执法管理举措,推出了为民便民十大举措,从而更好地践行“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服务水运企业、服务船民、奉献社会”的行业宗旨
。
十大为民便民举措是:加强海事船检行政许可审批窗口建设,全系统行政审批工作统一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管理、一个头收费、一条龙服务”,及时为船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在重点水域启动船舶签证“一卡通”工程的具体部署,积极开展船舶签证“一卡通”制证、发证工作,方便船民签证。全市各海事所实行24小时全天候签证服务;
严格落实12395值班制度,健全市局、县处和基层海事所通讯网络,在通榆河等主要航道设立水上事故报警点,重点航段、重点水域突发事故,确保在1小时内赶到现场;
严格海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对省厅规定的内河交通安全七项轻微违法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坚持教育和纠正为主,免于罚款处罚;
规范通榆河沿线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执法行为,加强重点航段巡航,实施联动执法,严格控制上航检查频率,除有明显违法行为危及航行安全或需协查的在航船舶外,一律不得拦截检查。把
通榆河建设成我市水上交通快速绿色通道
实施“安全诚信船舶”免于安全检查制度,凡被省以上海事部门评为安全诚信船舶的,24个月内免于安全检查;
提高海事信息服务质量,全市各海事所、签证站点及时为船员提供航道、天气、水文等信息服务;
增强机关服务效能,继续实行“首问负责制”、“承诺服务制”、“限时办结制”、“A、B角制”,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推行重大事项预告制,对涉及船民、水运企业利益的交通专项整治的重大活动,提前宣传、预告,以赢得社会各界的普遍理解和支持;
加强执法监督,完善海事咨询服务和投诉举报热线受理、督办机制,及时迅速地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