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ISO总部传来讯息,新标准的国际编号为ISO/NP 18186。在中国人眼里,‘18186’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而且意义非凡!”6月9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率领团队代表中国获得集装箱电子标签标准制定权的上海港集团副总裁包起帆难掩心中的喜悦。 此前,早在5月27-29日,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第17次工作组会议,一致通过中国上海港提出的国际标准提案——《货运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并任命包起帆负责该标准的起草工作。这标志着中国在获准制定航运国际标准方面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
给集装箱装上“电子锁”
所谓电子标签,就是给集装箱装上一把“电子锁”。这个电子标签是一个小方盒子,装箱时用移动式读写设备往盒子里写入箱源、货源和物流信息,集装箱信息在经过港区道口、码头桥吊时会被自动读取,并同时显示在专用网站上,货主、船公司、港口方、政府监管部门都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查询。如果中途集装箱被非法打开,网页的信息显示将出现红色报警。 谈及为何要给集装箱贴上电子标签,包起帆介绍,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行各业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的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集装箱物流流向、流转和识别基本上还是处于人工、半人工状态,现代物流迫切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利用集装箱偷渡、走私、失窃等问题和先后曝光的一系列问题食品事件,已引起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全球集装箱物流安全保障形势相当严峻。 现代集装箱物流迫切需要一种智能化电子标签系统,实时记录集装箱运输中的箱、货、流信息,以及相关的安全信息,并借助全球网络环境实现集装箱物流的全程实时在线监控,以提高集装箱物流的透明度、安全性和效率,提升集装箱物流的整体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