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
您的位置 --> 首页 --> 读资讯 --> 航运新闻 --> 正文
 航运市场回暖了吗
2009/7/14 3:40:58  海员在线
  数据加载中....
-->我也说两句
 
在世界金融危机仍在持续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却出现了一系列“回暖”的指标。7月3日,A股市场再次站上3000点。此前一天,北京的新“地王”再次诞生。此种经济“见底复苏”,是积极的财政和货币发挥作用的结果,还是市场的自我恢复?这种恢复是否具备逆全球经济之势而涨的持续能力?很显然,对这些问题的判断,不论是来自经济学家,还是实体经济内部,答案并不一致。

  基于此,《中国新闻周刊》调查了A股市场、房地产市场、外商直接投资比较集中的苏州工业园,以及民营经济的活跃之地浙江宁波。我们试图去观察,在这些市场和地区内的微观经济主体内部,其真实的经济生态是什么,以及形成这些生态的制度性、基础性因素又是哪些。我们相信,只有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善和市场基础的不断完善,中国经济才能避开前行路上的一些风险,并真正恢复其持久的活力和源源不断的生机。

  经济回暖了吗?

  着重于短期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式救援”,仍然难以破解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困局——内外结构双重失衡。“经济回暖”前景尚难明朗

  激辨“回暖

  本刊记者/周政华


  在上海港,堆积如山的集装箱高耸在码头旁,丝毫看不出经济危机的痕迹。

  不过这些集装箱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空的。自去年11月份以来,中国货柜吞吐量最大的营运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就允许货柜公司以超低价将空柜置放在码头。中国其他的重要港口:大连港、天津港(13.10,0.29,2.26%)、宁波港都对客户提供类似的服务。

  此前,中国港口协会称,今年5月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近4亿吨,创历史新高。港口吞吐量被公认为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之一。最先报道此事的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港口营运商过去一直试图要解决该国出口下滑,以及随之而来的货柜运输量锐减问题,上海港口营运商因上海的国际中心的定位,承受的压力更大,因此出现了“造假”的举动。

  舆论更大的担心则在于,整个中国经济是否如这些空集装箱一样,只是表面风光。为实现2009年的经济增长8%的目标,中国政府启动了庞大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并令国有商业银行释放出巨额资金,配合这些项目的完成。不过,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诸如用电量下滑、而工业增加值骤升等大量看似相互背离的数据,进一步加大了外界对于中国经济真实走势的疑虑,关于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也变得极具争议。

  经济仍不乐观

  “报喜亦报忧”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些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外贸、税收、用电量数据继续大幅下滑。《中国新闻周刊》在江苏苏州、浙江宁波等长三角地区的调查表明,外贸持续疲软,导致大批公司订单不足,纷纷降薪、裁员和撤资。

  在加工出口经济中心江苏,该省的外贸大市苏州和无锡出口仍处于负增长,1~4月出口降幅在30%左右。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曲福田说,苏州、无锡外向依存度都在100%以上,是典型的开放型经济模式,由于产品价格下降,出口企业利润普遍下降。

  民营经济重镇浙江的情况也不乐观。在浙江,很多外贸纺织企业因为外部市场需求不振,而预期又不确定,开始压缩产能或者是干脆停工,陷入“蛰伏”状态。浙江省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处长谢晓波表示,浙江作为出口大省,外贸回升缺乏坚实基础。一下子要转到国内市场也不容易。

  已经举办了50多年的广交会首次宣布取消禁令,允许内地采购商进场,以弥补外贸下滑的缺口。出席今年4月一期广交会的中国机电商会副会长张珏晶说,今年前三个月国内机电产品出口下降四分之一。机电产品占中国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

  中国实体经济在谷底徘徊,很大程度上源于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和消费仍然低迷。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贸形势仍不乐观,原本4月跌幅收窄的出口额,到了5月份,又继续扩大到25%以上。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认为,2009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出口增速很可能是两位数的负增长。

  国内民间消费事实上仍未启动。尽管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前4个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但仍低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拉动内需消费的,主要是汽车和金银珠宝等高收入群体的奢侈品消费。此前,中国为振兴内需,降低车辆零售税率,并展开汽车下乡等津贴计划。今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首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销售市场。

  判断经济回暖与否的另一重要指标——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失业的人群越来越庞大,以至于在高校集中的京沪两地,不少大学毕业生对薪水的要求是“养活自己就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保守估计,今年将有15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该机构对于全社会失业率的估算是接近9%,高出官方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近一倍。

  货币推手助涨股市楼市

  较之实体经济的低迷,股市和楼市出现的积极变化,则被解读为中国经济回暖的重要信号。

  今年前7个月,上证综合指数上涨了85%,突破3000点,成为全球涨幅最大的股市之一。刚从寒冬中熬过来的房地产开发商稍微松了口气,一度低迷的商品房成交量也在今年三、四月间出现“小阳春”,6月,在北京、上海等地又开始出现新“地王”。

  不过,标志着股市和楼市真正回暖的一些指标,表现则不如人意。

  在这一轮股市上涨中,格力空调、上海宝钢等一些制造类股票涨幅微小。领涨的大都是金融股和地产股等大盘股。截至2009年4月8日,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过半,有889家上市公司发布2008年报,整体业绩下滑大局已定。

  房地产新建项目的开工量持续下滑,则表明当下的商品房销量回升,其实是开发商在消化去年滞销的存量房。向来精明的外商投资者也不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季度QFII大幅减仓房地产个股,房地产股票减持数目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

  种种迹象表明,银行资金在推动股市和楼市回暖中作用巨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出席今年6月的一次金融论坛时说,银行贷款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股市和楼市,但他没有明确具体的资金数额。

  宽松的货币政策原本服务于一项政府目标——2009年经济增长8%。

  自去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一场庞大的“中国式救援”活动就拉开大幕。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导之下,政府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国企和地方政府被普遍认为是最大受益者,由此导致地方投资出现井喷。宽松的货币政策则更加配合了这一计划的落实。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评论员吴铮认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速度超过GDP增长的潜力,资金就会流向投机,制造资产价格泡沫,而非刺激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6月底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也在提示风险:为应对金融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所采取的大规模注资和经济刺激计划,导致货币天量增发和财政赤字大幅上升,从中长期看,有可能转化为通货膨胀的压力。

  增长的真实挑战

  着重于短期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式救援”,仍然难以破解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困局——内外结构双重失衡,即国内产能过剩和内部、外部需求不足同时并存。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理事谭雅玲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些造成经济衰退的因素,很难在政府的短期“4万亿投资计划”中得到纠正。

  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在水泥业初露端倪。6月份,四川省的水泥价格下跌了四分之一。这是因为,在今年前半年,在地震灾后重建和“4万亿投资计划”基建项目的刺激下,四川新增了30多家水泥厂,水泥产能扩张了一倍以上,厂家因此降价竞争。

  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家许小年认为,中国原有的投资本来就已经造成产能过剩,加上这一轮的投资,产能过剩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中国长期占据了钢铁、冰箱、彩电、个人电脑等多项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的位置。此前,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主要依靠美国“过度消费”来消化。但是,世界银行驻北京经济学家刘易斯说,由于全球经济预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保持疲软,一些制造领域的部分产能可能永远不会完全利用起来,可能必须被削减掉。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政府在政策上要避免过度刺激,对最近信贷扩张过猛的问题应有所遏制,过度的信贷泛滥可能导致资产泡沫的膨胀,同时,延缓经济的正常调整。

  中国经济面临的真正挑战,依然来自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曾表示,未来15年,中国经济不得不面临三方面因素的变化。一是低成本优势可能告一段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未来15年基本转移完毕,从而对加工贸易方式产生严重影响;二是面临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转移的巨大挑战;三是面临着从外向型经济战略向国际化经济战略的转型、调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出席今年6月底的一次金融论坛时以学者身份说,中国经济最早将在2011年迎来复苏。他认为,“首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让消费内需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回暖的路径不明,能否可持续还需要时间考验。强行闯关的A股,已经到了“吹弹可破”的境地


  股市,盛宴还是剩宴?

  本刊记者/孙春艳

  钱太多了。

  自去年11月中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半年时间里,中国仅新增贷款就超过了6万亿元——这一数字,是去年全年的1.2倍,为10多年来信贷的最高水平。

  剑指实体经济的充裕流动性,却扮演了股市的“救世主”。伴随着“天量放贷”,A股一路高歌猛进,从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创下的1664点新低,到2009年7月3日的3088点,中国A股上涨幅度超过了85%。

  然而,风险正在集聚,通胀可能来袭,经济形势喜忧参半。在6月12日国际金融协会(IIF)2009春季会员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应反思股市为何反弹得这么快。

  颇不寻常的反弹

  因预测股市下跌走红的财经评论员侯宁,这次却扑了个空。侯宁预测,从去年11月的1600多点以后会出现反弹行情,未来两年的顶部最多是2500点。然而A股仅在今年6月,就冲高至2800多点。

  侯宁,非主流财经评论员,中国首届财经博客大会“最具预见性博客”得主,凤凰新媒体“2008年度最受关注的十大博客”得主。在2007年夏股市连创新高之时,侯宁逆主流之声高调唱空,并成功预测了市场将跌至1800点之下,被股民称为“空头司令”。

  一时失手本也无可厚非,侯宁却为此差点摊了官司——一名股民读了侯宁预测收费博客看跌股市的文章后割肉出局,结果踏空了,一气之下将博客所属的知钱俱乐部告上了法庭,侯宁也受累于此事的舆论漩涡之中。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侯宁表示对于在过去两年刚刚受过“重伤”的A股市场,会上演这轮如此不屈不挠的执著反弹,的确超出他的预料。

  其实,这样的反弹在经历了股灾后的每个国家都会出现,A股也不例外。记者采访的多位证券界人士表示,跌过头后必然有回调。2008年的大跌让包括公募、私募以及券商损失惨重,或割肉,或被套。强烈的自救心理下,他们就会成为市场活跃的主体。

  这种期望值下,私募基金为主的“涨停板敢死队”再度活跃市场。私募基金往往掌握了大量的资金,以资金的优势来操盘,运作的对象,则主要是一些不起眼的中小盘股票。不管这些股票的业绩如何,一旦被私募基金介入,股价就会疯涨不停。其中,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东吴证券杭州文晖路营业部与金元证券成都二环路营业部的席位,往往出现这样的异动。

  反弹是正常的,但执著的“反转”却颇不寻常。如今年4月底至5月初股指从2400点上涨到2600点,当时市场人士从技术层面分析,趋势突破至2400点以上的动能在减慢,市场不会轻易突破至2600点以上。因为2600点的位置是一个非常强的阻力支撑区域。

  但结果却是,从2400点反弹到2600这一关节的冲关过程中,沪指强行冲关上涨了200多点,在这期间,我国沪深两市的成交金额竟然超过了14万亿,即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所消耗的能量已超越2007年最巅峰时刻的水平。

  股指越过2600点关口,继续攀升至3000点,又有向3200点进发的趋势。股市的上扬莫非是受经济回暖的影响?

  然而,有经济回暖指标意义的制造类股票,如格力空调、上海宝钢等等,却涨幅很小。去年11月至今年年初,带动股指上涨的,主要是稀有有色金属等资源类题材股。自3月以来,上证指数已经累计上涨了34.01%。而代表大盘蓝筹股的中证100(3378.031,3.99,0.12%)(3378.222,4.18,0.12%)成分股中,48只股票区间涨幅小于上证指数。直至今年6月银行类金融蓝筹股才开始上扬。

  “这波不寻常的反弹是由流动性充裕甚至泛滥造成的,与人们对通胀的预期也有一定关系。” 花旗银行中国区前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他认为,中国经济回暖的路径仍不明朗,股市上涨受经济回暖影响较小,因为目前企业的盈利水平还很低,无法支撑这样高的股价。

  截至2009年4月8日,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过半,有889家上市公司发布2008年报,整体业绩下滑大局已定。今年我国经济走势如何,要看二季度相关数据。

  多少钱流入股市?

  中国银行业正在上演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信贷罕见的一页。自去年11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的200天左右,共新增贷款超过6万亿元。

  1月份1.62万亿元、2月份1.07万亿元、3月份1.89万亿元,5月份5918亿元、6月份6645亿元。在银行多次刷新单月放贷纪录的同时,来自市场的疑问和困惑也在不断升级:信贷资金究竟有多少进入了实体经济,又有多少进入了资产市场?

  在沈明高看来,由于中国十多年来从未有如此规模的放贷,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几乎没有现实的经验可以借鉴。不过记者采访的多位业界人士均表示,信贷流入股市的钱到底有多少无从查证,但这是难免的事情。而从时间点上看,天量放贷与股市以及楼市“小阳春”的出现是吻合的。

  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可能路径是短期融资,具体表现为票据融资。

  2008年最后两个月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就达到了4300亿元,2009年1月份票据融资增加了6239亿元(2008年1月新增票据融资仅有185亿元),均占据贷款总量的四成以上。

  所谓票据融资,是短期融资的一种形式,时限一般在3至5个月之间,往往只有大中型企业才能获得,成本很低。这些大中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是各大银行的大客户,本身并不缺乏资金。

  在年初经济形势并不明朗的情况下,这些大企业不愿意冒上项目的风险,只有将手中的融资贴现四处套利。而寻找一个快进快出、流动性较好,又能带来短期收益的市场,成为这些企业的首选。

  在此背景下,行情盘升、人气旺盛的股市便成为当仁不让的选择。

  今年2月,央行和银监会两路人马特地赶往工行、农行两家银行的票据营业部所在地——上海,对增长较快的票据融资进行调研。很快,便以“未发现有资金流入股市”的说辞而不了了之。

  “用释放票据融资拉升股市的做法是各国央行惯用的做法。而一旦股市上涨,票据融资的大门将很快关闭,因为怕出现更严重的泡沫。” 国元证券(23.92,0.72,3.10%)首席分析师刘堪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佐证之一是,据《上海证券报》6月初的报道称,5月份5918亿元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继续减少或可能零增长。

  但风险已经集聚。市场人士认为,票据融资短期内助长了股市行情,但3至5个月大限一到,它们就会鸟兽四散;到时,看似辉煌的股市,一场非理性调整就将在所难免。

  资金之于经济,犹如水与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意在挽救实体经济的钱部分流入股市,股市先于宏观经济意外转暖,又将导致实体经济的资金开始回流股市——这一循环必然加剧实体经济回暖的困难。

  在今年两会前,《中国新闻周刊》曾采访了北京山水文园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李辙。去年年底,李辙已经将山水文园的项目全部停下,转战股市。作为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轮值主席、副会长的李辙,是北京地产圈实力派的代表,他的公司暂停经营,导致该公司员工只能另谋职业。

  像李辙这样转战股市的企业主,在其他行业也不胜枚举。

  “原本需要100名员工的企业现在只要三五个操盘的便可以了。”与企业有许多接触的侯宁说。侯宁认为,政府也许打算通过繁荣股市振兴实体经济,但现在股市吸收了巨大的流动性,却给中国内需的提振、经济的真正复苏蒙上阴影。

  大调整在即?

  股市红火,政府立即重启IPO,再融资预案被提上日程。

  作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首家IPO公司,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发布招股意向书,并于6月29日同时进行了网上和网下发行。这是自去年8月31日起证监会暂停新股发行9个月后的重新启动。

  “IPO的资格、价格、上市时间应取决于市场。丧失IPO自由的中国政策市貌似强大却不堪一击。”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系教授董登新说,事实上,即使在2008年世界股市暴跌最惨烈的时候,像中国香港、美国等世界主要股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IPO。

  而与IPO一起启动的再融资,似乎更加来势凶猛。

  截至6月4日,二季度以来共有68家公司发布增发预案,拟募集资金约1187.94亿元,与一季度的802.37亿元相比,环比增长65.37%。其中,包括保利地产、金地集团、深振业等在内的房地产企业,计划融资超过300亿元。

  融资和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但由于去年中国平安爆出的1600亿再融资方案导致了市场的恐慌,那场股市地震至今让投资者心有余悸。

  “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平均高达60%,绝大部分都是银行的钱,上市公司增发配股无需成本募集的大量资金,可以用来还银行贷款,这是资本市场简单的金钱置换游戏。” 国元证券首席分析师刘堪认为,这其中最大的赢家就是银行,所以在天量放贷的刺激下,今年上半年,主力机构大量购入银行股票,金融蓝筹猛涨。

  市场人士的担心是,压抑了将近一年的企业再融资诉求过量释放,再加上监管层对此审核向来宽松,可能导致股市的下跌。在这样一个新兴加转轨的A股市场,随着这批增发方案的实施,再加之经济回暖因素的不确定性,恐慌心理可能在瞬间蔓延且不可收拾。

  这轮股市上涨源于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充裕流动性。然而在通货膨胀的强烈预期下,政策会否转向?

  “货币政策的转向,取决于政府对通胀与增长之间的选择和平衡。”沈明高认为,政府到底能容忍多高的通胀,通胀的容忍度越大,对经济回暖的影响越小。但如果放任通胀预期的发展,通货膨胀有可能自我实现,到那时,通胀会影响到经济回暖的可持续性。

  一旦货币政策转为从紧,股市将成为无源之水。

  正如《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学者所说,中国经济虽不会大幅下滑,但回暖的路径不明,能否可持续还需要时间考验。而由于炒作经济回暖强行闯关的A股,已经到了“吹弹可破”的境地。 

  楼市疯涨背后


  本刊记者/杨正莲

  北京市民赵彩英54岁,看房两个月了,还没有实现换房愿望。“太贵了。”她摸着因为牙周炎而隐隐作痛的腮帮子,忍不住感叹疯涨的房价。

  受累于经济不景气,4月份时,赵彩英关张了位于朝阳区已经营有十来年的乳品专卖店。那时起,她就试图跟房价赛跑,但是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冷清了一年多的售楼处如今挤满了人,曾经缺钱的开发商们也正四处买地,噌噌上涨的房价更让人胆战心惊。

  这一切,恍若隔世。就连一贯自信的开发商也觉得不太真实——数月前他们还在为手头紧张而惧怕年关,转眼却有了花不完的钞票——接下来会怎样?

  涨声四起

  6月30日下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二层交易大厅。SOHO中国总裁阎岩在等候区不断地练习举牌动作,寄望于稍后能够快速出手竞得广渠路15号地块。这个几经起落的“昔日地王”当天还吸引了万科、保利地产(29.63,-0.25,-0.84%)、远洋地产、金融家、华润置地、华远集团、中信地产、中海地产等知名房企。

  16时40分,广渠路15号地开始现场竞价,起拍价定为26.12亿元,最小竞拍增幅为600万元。SOHO中国和保利、中信、远洋等纷纷举牌,不过,一家名气不大的中化方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他们的报价几乎不假思索地加价。SOHO中国最终无奈地止步于39.4亿元的报价,此前他们的心理价位是33亿元。

  17时19分,经过97轮的激烈角逐,中化方兴力压10位知名开发商,最终以40.6亿元竞得广渠路15号地的居住建筑使用权,溢价率高达146.51%,这一有着央企背景的公司,成为了北京楼市成交总价和楼面单价的双重“地王”。

  “这个价格太不理性了。”在拍卖结束后,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对媒体表示。此前,地产商之间的“夺地大战”已经陆续上演,通州九棵树地块、朝阳奥运村乡地块、广渠路15号等热门地块,均不断刷新“地王”纪录。

  据亚豪机构统计,北京6月成交的17宗住宅类用地楼面均价为4643元/平方米,环比涨21.4%。除北京外,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等地高价成交的地块频频出现。

  天价地块料将推高房价,而开发商们疯狂拿地,则部分源于此前不断上涨的房价。数据显示,从4月份以来,京城在售项目提价销售的比例逐步攀升,6月开盘的老项目后期中,三分之二的项目相比前一期提高了售价,提价幅度在500元/平方米〜3900元/平方米区间,平均增幅为12%。7月的新开盘价格更是达到12648元/平方米,力压去年7月的历史最高点,创出新高。

  从全国来看,房价也呈上涨态势。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6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这是今年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连续三个月上涨。

  开发商此时也不再讳言涨价,甚至把涨价当作一种营销手段。“从3月份开始,我们的销量和价格都是逐月递增的,以后肯定还会涨。”位于北京方庄的亚胜·铂第公馆项目销售经理李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与此同时,房地产股的表现也不同凡响。7月1日,在101只房地产股中,有97只房地产股全线飘红,很多房地产股票从本轮低点已经上涨了数倍之多。近期,国内主流券商陆续出炉的中期策略报告,多数将房地产视为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引擎之一。

  楼市是否就此回暖?《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业界人士表示,现在很多开发商的提价行为,大多只是把在艰难时刻降下去的房价“补回来”,和周边房价靠拢。中金公司房地产行业研究员白宏炜则认为,很多报道和分析都是用个别项目代替了整体,“不太可能进入2007年那样的疯狂”。

  然而,这种建立在宏观经济尚未回暖基础之上的房价上涨,很容易打压刚性需求的积极性,交易量下滑不可避免。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北京5月期房、二手房成交量双双下降。广深6月一手住房交易量的同步回落,已然成为定局。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最近两个月,广州楼市的周成交量已经从最高峰时的4000套腰斩到2000套。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第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伴随着居民收入减少范围的逐渐扩大和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感受,超过六成居民认为当前房价“高,难以接受”,购房意愿仍处于较低位置。其中,准备在未来三个月内购买住房的居民占比为15.8%,比上季减少了0.9个百分点。

  “如果我们大家都不买房,看他们能把价格涨到哪里去!”6月的一个下午,随看房团辗转了5个楼盘还是一无所获的赵彩英赌气似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投资房地产?

  赵彩英一厢情愿的想法,并不能阻挡人们将各路现金砸进楼市。

  从2008年10月起,央行先后出台降低首付比例、降低二套房贷款利率等优惠政策,使得购房者面临前所未有的购房良机。而实体经济尚未复苏,伴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加,民营企业主“拿钱砸房”也再次成为现实选择。

  北京浙江商会副主席陈俊就认为,在金融危机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投资房产是一种不错的保值方式。据统计,温州至少有6000亿元的民间游资在寻找出路。仅今年5月份,温州人便在上海购买了732套房源,共计支付房款约13.42亿元。一时之间,“炒房团”又成了人们集中关注的焦点。

  在北京房地产市场上,几乎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投资者,而人数最多的主要来自山西、内蒙古等周边地区,以及东三省和南方的温州等民间资本集中的地方。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总经理张化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业内人士说,确实有一些保值增值的需求进来买房,比如星河湾、远洋万和城等高档项目卖得都很好。

  北京优山美地项目,格拉斯小镇项目策划部经理卢卓君也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 3月份以来,这两个高端项目的来电来访量呈几何级数上升,每周末都有几十组看房客户,“这基本上超过了房地产市场最火爆的2007年的情况。”她甚至认为,现在高端豪宅每个月的成交量都超过了房地产市场最火爆的年份。


  投资性购房入市使得大型开发商的资金回笼速度加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1389亿元,同比增长45.3%。近日,由易居中国旗下的克而瑞(中国)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共同发布的“2009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显示,今年上半年,已有6家房企成功冲刺百亿销售额。此前,在楼市最火爆的2007年,成功晋级百亿俱乐部的房地产企业也只有10家。

  同时,宽松的银行信贷也使得大量现金流入房地产。截至5月底,中国新增贷款是上年同期水平的2.75倍。有经济学家表示,这些新增贷款中的一部分,很可能已经通过一些途径进入了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此外通过资本市场增发、债券融资等也是房企获得可观资金的重要渠道。

  宁波民企开元集团,主要经营酒店和房地产,名列全国酒店企业第八位。今年以来,董事长陈妙林突然发现有多家银行主动上门提供贷款,受宠若惊之下,这家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接受了贷款。但在暂时没有项目的情况下,这些贷款成了躺在银行账户的5.4亿元存款,而开元还要为此付出大量的利息成本,“现在6月份过了,我们正想办法把该还的贷款还掉,另外就是拿出去买地。”陈妙林说。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开发商在回笼资金后,大都趁土地价格相对便宜时开始增加土地储备,而由于对后市预期不明朗,开发商增加项目投资比较谨慎。

  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今年1~4月,新开工面积比上年同期下降超过五成。5月份,北京获得了施工许可证的经营性住宅项目建筑规模,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二成。

  不确定的未来

  楼市的“虚假繁荣”,已经引起了对下一步经济复苏的隐忧。万科老总王石就认为,目前的房价是维持不住的,房价的连续上涨是不可能的。

  6月25日,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在上海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希望房地产市场能够保持健康、稳定,不希望房价涨得过快,为此政府将“有所作为”。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辉清也公开表示,房地产价格以这么大幅度上涨,可能存在投机行为,未来楼市可能出现新的调整,“无论是学者、还是决策部门,都认为现在的房价依然偏高。

  有迹象显示,中央政府正在试图将资金导入到实业领域,并同时通过各种政策信号来抑制可能产生的泡沫。就房地产领域而言,5月国务院先后出台了研究物业税、2009~2010年廉租房规划以及降低房地产开发资金比例等一系列政策,显示政府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复杂心态。


  中国银监会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的通知》,强调贷款发放必须用于满足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需求。这份标注了“特急”字样的《通知》特别指出,要防止企业利用票据贴现套利等造成信贷资金“空转”,不得通过贷款转存等手段虚增存贷款,不得脱离客户的有效信贷需求发放贷款。

  “现在开发商内部也很彷徨,暂时还看不清楚未来的走向。”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才是最危险的时候,是最难做决断的一年。

  北京市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陈志近日在电话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们也正在密切关注市场,现在还看不清楚。


  值得玩味的是,国际投行在唱多中国楼市的同时,一季度QFII大幅减仓房地产个股,减持数目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

  继20年前成功摆脱乡镇企业主导的“苏南模式”之后,外资主导的苏州经济增长模式,也似乎走到转型的十字路口


  苏州模式:增长的尽头?
  6月初,一个闷热的午后,王新来哼着小曲,庆祝自己又小赚了一笔:他刚刚只花了不到1万块钱,就从一家倒闭的外贸公司那里,收购了50台旧台式电脑。


  去年秋天以来,这个苏州二手电脑回收商就不再为货源发愁,回收成本也一降再降。不过,目睹了大批当地企业倒闭的王新来也时常担心:这样的“经济危机财”还能发多久?

  在王新来的印象中,经济形势在一年前就突然变了脸:闹了多年的“电荒”几乎一夜间自动解除,往常整天不得闲的物流公司快递员手头也没了活,大批农民工又拎起返乡的行李。

  位于江苏南部的苏州,是“世界工厂”最繁忙的车间之一,经济实力远超省会南京,在“长三角”地区是仅次于上海的另一制造业中心。占据当地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外资,不仅把这位昔日“苏南病人”变成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级市,同时也成为国内诸多城市学习的样板。

  然而,今年一系列经济数据的披露,印证了王新来心中的不安。

  苏州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以上,用电量不到去年同期的9成。这主要受累于两项指标下滑:外贸出口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三,外商投资则持续第9个月负增长。

  由于外资主导的出口加工经济从未如此虚弱,以至于当地政府对经济前景的预测也相当谨慎:苏州市统计局在“2009年一季度苏州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中称,“回升迹象渐显,基础尚待夯实”。

  对政府来说,除了希望经济数据更好看之外,更大的挑战则在于:苏州继20年前成功摆脱不断衰败的乡镇企业主导的“苏南模式”之后,当下的外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似乎也走到了尽头。

  外资开始撤离

  最先传来坏消息的,是成立还不到三年的缤特力通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缤特力苏州公司)。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全球最大的蓝牙耳机研发制造企业,在今年3月宣布关闭位于苏州工业园的工厂。

  地处苏州工业园的缤特力苏州公司,占地超过2万平方米,鼎盛时拥有近千名员工。苏州工业园管委会甚至还以这家企业的名称命名了一条当地的街道。眼下,这座被美国人抛弃的工厂寂静无声。缤特力苏州公司的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全部撤离工作将在8月底完成,目前正在物色厂房买家。

  缤特力总裁康人杰曾计划在2010年前将苏州工厂的总投资扩大到1亿美元。但经济危机不但打消了他的扩张念头,而且还促使这位精明的美国商人放弃低附加值的制造部门,转向专注研发,把产品外包生产。位于山东潍坊的一家民营企业——歌尔声学(14.82,0.57,4.00%)承接了苏州工厂转移的全部制造订单,由此也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蓝牙耳机工厂。

  资本逐利的本性,暴露了苏州作为全球制造业链条最末端的“制造中心”地位的脆弱。外商一旦发现成本更低的地方,就会毫不犹豫地转投别处。经济危机时期更是如此。

  不仅仅是缤特力,整个苏州工业园的半导体产业都陷入了困境,撤资成为外商“断臂求生”的最便捷选择。

  同样在今年3月,世界半导体巨头——美国国家半导体也宣布从苏州撤资,位于苏州工业园的芯片封装和测试工厂将在10月关闭。该厂一位员工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所有的机械设备将被运往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的美国国家半导体的另一家工厂。

  6年前,美国国家半导体在苏州工业园开工建立工厂之初,选择中国区的运营总部时,就舍弃了苏州,选择了100多公里之外的上海。而事关苏州工厂的重要决策,又几乎全部来自位于香港的亚太区总部。一位美国国家半导体苏州工厂的技术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美国国家半导体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拥有一家工厂,来苏州建厂,主要是看中这里的土地便宜和税收减免。

  更多外资半导体厂商在最终决定是否撤资之前,选择了相对温和的裁员和降薪,以作观望。

  美国芯片制造商AMD投资的飞索半导体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中旬,一天之内裁掉了一半的员工。一位中国科技大学的应届硕士生,上班还没半年就再次加入了失业大军。

  此外,苏州工业园的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如库力-索法半导体、艾佩斯、欧瑞康、和硕、飞思卡尔、奇梦达等均传出裁员消息。

  在苏州工业园总投资超过18亿美元、拥有1.5万名雇员的三星苏州公司,没有选择撤资和裁员。但是苏州工业园的一家三星电子液晶显示器工厂的工人说,从去年12月开始,工厂就减少工人加班时间,实际的工资水平下降了三分之一。目前,该工厂的月平均产量尚未恢复到经济危机前的80%。

  经济陷入停滞

  撤资的阴云笼罩在整个苏州工业园区的上空。

  成立于1994年的苏州工业园,由中国和新加坡政府合作建立,被视为苏州经济的样板。目前,这个工业园吸纳了1万多家工厂入驻,其中79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126个项目,其产出占整个工业园产值的四分之三,IT、家电、汽车航空零配件成为园区三大支柱行业。2008年,整个苏州工业园的生产总值接近1000亿元,占苏州全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税收和固定资产投资的15%以上。

  苏州工业园管委会新闻发言人刘杰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园区中的确有些企业暂时关停工厂、减少产能。”他认为,经济危机给苏州工业园区带来的最大问题是订单的减少和外部市场的萎缩。他同时认为,金融危机促使企业进行重组、洗牌,竞争力差的企业在此过程中逐渐被淘汰,从而逐步达到产能平衡。

  此前,苏州工业园区今年1月1日推出《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披露,去年11月开始,园区内企业的订单下降了3到5成。

  受累于苏州工业园的颓势,整个苏州经济增长乏力。

  整个苏州的经济,实际就是建立在包括苏州工业园在内的四大经济开发区基础之上。除了苏州工业园,另外三家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苏州高新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也都是年产值超过数百亿元的经济巨人,这四大由外资投资主导的经济开发区贡献了苏州三分二以上的经济总量。

  苏州大学商学院院长万解秋认为,与广东、浙江相比,苏州两三万家外资企业问题暴露得要晚,但可能影响更深、恢复周期更长。

  苏州市市长阎立在出席今年全国“两会”时坦言,截至2月底,该市有三分之一企业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开工不足。苏州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比减少了近20%,投资额不到164亿元。

  截至目前,官方尚未透露撤资的外企总数。但种种迹象表明,如果经济持续低迷,外资撤离苏州极有可能从个别现象演变为一股巨大浪潮。

  智联招聘苏州分公司总经理李伟说,自2008年11月份以来,苏州工业园的外资企业大都冻结了招聘计划,工厂操作工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招聘职位下滑最为严重。李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招聘职位来看,IT制造业,物流业受经济危机冲击最大。李伟说,尽管一些外资企业在去年12月已经和智联签订了合同,但到了今年这些合同都取消了。

  苏州向何处去

  外资撤离后的产业空心化,将是苏州经济面临的最大威胁。

  目前,外商在苏州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家电、汽车和航空配件产业,苏州接近9成的外贸出口来自这些外资企业。

  苏州市财政局在一份题为《进一步提升苏州外资利用质量的思考》的内部报告中提及,苏州全市90%高新技术产品来自于外企,但80%的外企属加工配套型企业,即使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也只是众多产业链中微小的部分。

  这份报告认为,在苏州外商独资企业中拥有高技术者不多,引入的大都是二三流技术,或处于高端产业的低端环节。进驻苏州的著名跨国公司大都把技术中心、研发机构、测试中心等放在在境外或上海,其高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也不会向苏州转移。

  如果外资“退潮”,羸弱的民营经济也一时难以接过发展的接力棒。

  目前,苏州本地民营经济主要以纺织服装、化纤、钢铁和机械加工为主,抗风险能力差。事实上,曾经是“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的苏州,民营经济天生弱小,而后来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主导的输入型的经济模式下,政策和资金长期倾向外资,苏州民营经济因此羸弱。

  苏州大学经济学教授沈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苏州过去的发展模式过度依赖廉价资源。随着本地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升,优惠条件不复存在,企业大规模外迁是迟早的事,就像当年很多外资企业从广东迁到苏州一样。

  但政府仍试图强化上述优惠政策,以留住外资。

  以苏州工业园为例,从今年1月开始,工业园区管委会下调园区公积金缴费比例2个百分点,企业因此每年减负3亿元左右;接着,放宽企业注册资本不能按期出资的处罚;管委会甚至还在年初帮助一台资企业从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国有银行那里获取贷款。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撤离苏州时,政府选择了软件外包业,作为填补未来产业空心的后备军。早在5年前,苏州就和大连、广州、上海、深圳一同入选“中国软件(26.11,-0.22,-0.84%)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成为软件外包的“国家队”成员,并成立了以苏州国际科技园为主体的苏州高新软件园承接外来投资。目前,苏州高新软件园由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园区内企业仍然以日本富士通软件、印度NIIT软件培训、法国欧陆分析技术、韩国易当网络等外资企业为主导。

  但是,苏州软件业要取得与制造业中心同样的地位,尚需时日。今年6月19日,第七届中国软交会发布的《2009中国软件自主创新报告》认为,北京、上海和深圳市是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而苏州则处于“第二梯队”。

  “苏州早就呼吁经济要转型,现在看,转型还是晚了。”苏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徐伟荣说。他曾担任过苏州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对于苏州的外资主导“飞来经济”背后的隐患相当清楚。   

  浙江:民营“游资”何处去?


  本刊特约撰稿/王家敏(发自浙江宁波)

  6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鼓励民资进入垄断行业细则化的消息。这条消息表明,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在经济低迷时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但在民营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浙江,省发改委官员徐幸却对媒体称,“社会投资启动迹象不明显,制造业投资仍在低谷徘徊。”与之相衬的是,大量民间资本涌入楼市。显然,愿望和现实之间,仍存在矛盾。

  民资购楼热

  用2000万元买写字楼出租,徐德立在一年前从没有想过。作为浙江省宁波市慈溪一家外贸拖鞋厂的投资人,在经济危机之前,徐德立的工厂已利润微薄,30多个工人生产着每双利润几毛钱的拖鞋。慈溪盛产杨梅的夏天,这家经营了17年的拖鞋厂,正式关闭了大门。

  这个夏天,宁波写字楼市场投资渐热。南部商务区宁波市商会国贸中心在3月取得预售许可证,到6月基本售罄。售楼款中,就有徐德立关闭工厂之后的2000万。

  当地一位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投资地产的老板不在少数。转行的没转行的,都按捺不住了。

  杭州楼市红5月,沉寂数月的炒房热又起。杭州城区商品房成交量、二手房成交量再次猛增,甚至超过了2007年的最高成交纪录。深圳、上海、重庆等城市,温州炒房团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嗅觉敏锐的资本不会坐以待毙,5月,外贸降幅加深,信贷高增,通胀预期渐浓,民资涌向“看得见摸得着的”的房地产,支撑楼市盛景。

  这笔“按捺不住的”资金一度蛰伏。根据浙江银监局金融运行报告与统计局数据,2008年底浙江全省银行各项存款余额35481亿元,同比增长22.1%。2009年4月,本外币存款余额4120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5%,增幅提高达10.1个百分点。5月存款仍同比增加,但增幅环比回落,比4月低0.6个百分点。

  大笔沉淀资金的背后,正是浙江外贸投资的乏力。

  自2008年下半年国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以来,中国进出口连续七个月下滑。根据浙江省统计局数据,1至5月,浙江出口476.4亿美元,降幅比1至4月扩大1.2个百分点。同期,浙江省非国有投资仅增长3.4%,制造业投资下降1.9%,增幅同比回落20.3个百分点。

  出口商品大类数据更是耐人寻味,透露出投资乏力更为重要的细节。纺织服装、家电小五金等浙江传统一般贸易出口降幅相对较小,但投资相较其他行业下降反而更大,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纤制造业等投资降幅均超过20%。

  从上述金融运行报告中可以得出部分印证,报告分析认为,“企业存款增加,并有较多资金转向定期存款,主因是增本减利因素增多,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游资”源头


  “转向投资写字楼不失为小老板的出路。”上述宁波官员认为,生产拖鞋纽扣的老板重操旧业未见得是好事。

  危机隐于盛况,连年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积累了巨大的生产能力,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早已利润微薄,徐德立的拖鞋厂并非孤例。

  “曾经的外贸繁荣不过是一场价格向下的竞争,跟买卖大白菜没有差别。”宁波华茂进出口有限公司李斌(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他曾参加第80届至第105届广交会,相关业务企业数十家,集中在五金、机电等行业,规模跨度从年产值1000万到10亿人民币。

  市场水涨船高,前几年的外需旺盛带动了企业群的规模。李斌说,“环境好,有自营出口能力的企业,不仅兼营进出口业务,也接外贸公司的单子,甚至转包单子,一笔订单有可能是三手、四手。” 呈网络状的外贸订单,又使得产能扩张得以乘数。

  当外需山倒,星罗密布的大小工厂再度陷于一场“看天吃饭”的轮回。李斌一语击中外贸企业的软肋,“一切看订单说话,只能是被动。

  “100人左右规模的下游工厂,两成以上破产。”李斌说,一些企业厂房设备是租来的,没订单就不开工,所谓掉头快不过是退出快,亏损前或初期就会停产、倒闭。


  浙江省工商局发布数据显示,2008年浙江全省私营企业52万家,注销2.2万家,同比增长10.99%,为近六年最高。

  在李斌看来,维持60%左右的开工率已算不错。曾因欧美市场需求扩大规模的企业,面临欧美市场萎缩,开始转向开拓新兴市场。浙江多家外贸认证公司CE(出口欧盟)、UL(出口美国)认证业务大幅下滑。

  2008年以来,浙江对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保持在40%以上。

  而李斌担忧是,新兴市场比北美、欧洲市场存在更多三角债和贸易纠纷风险。

  在宁波,印度商人聚集在江东区某楼盘居住。他们采购商品转销到中东、非洲、中南美洲等,这些地区中国公司难以直接收账结算。“印度商人往往拒绝信用证付款,或是只付少量定金。一旦拒货,企业极有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

  “小企业少有银行贷款,一个简单的原因是资产评估费就要10万元。一次交易往往只有100至200万流动资金缺口,多是高息民间拆借,一次资金链断裂足以致命。”李斌说,“零预付款的订单,不是多年的老客户,几人敢接?


  至此,依靠走量的“白菜买卖”境地日渐窘迫,一则大量资金从制造业流出,形成上述“楼市游资”;二则所谓产能调整开始,部分产能蛰伏、退出,企业群能否幸运得以重构?


  民资困惑

  “留下也不见得有嚼头。很简单,投资回报率到头了。”一位宁波服装业内人士称,传统主业已难承载大量资本。

  位于北仑区的宁波蒙迪针织有限公司创办于1995年,工厂规模在2005年基本定型,员工1200人,100%出口代工,年产值2000万美元。外贸部经理乐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我们有稳定的客户源,订单量在回升,但扩大投资规模并不会带来更大收益。

  民营资本看到的出路是,或开辟新的公司与市场、或转向投资回报率更高的行业。


  据浙江省工商局透露,2009年以来浙江省民营企业开始大规模抱团西进,包括广厦控股集团、海亮集团、奥康集团等50多家浙江民营。

  “我们打算开拓内地市场。”乐宁的家族进入服装生产行业已经有30年。多年的资本积累,宁波商人棋已举,但棋落慎。“去年到江西看过,还没有下手。一来跟浙江相比配套不好,成本还是高,二来看目前的形势,我们也想等一等。

  以品牌女装起家的宁波太平鸟集团则另做文章。企划部主管陈鑫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从2000年起逐渐剥离服装制造厂,新的利润源转向快速设计与时尚方案服务。


  定位在“服务业”,该集团同时兼营医疗保健、物流、二手车交易市场等其他服务,2002年投资并控股宁波某股份制综合医院。


  太平鸟集团进入医疗保健行业,正值浙江民营医院潮,大量民营医院涌入。2003年,杭州市回音必集团以4500万元收购江西抚州第二医院。2009年3月,抚州市卫生局以2800万元回购该医院。一时间,相继传出上海浦南医院、利群医院、曲阳医院、江西崇仁县中医院再归国有的消息,“民营医院经营不善,病源不足,大量医务人才流失”的描述出现在媒体报道中。

  接受回购,如壁虎断尾逃生,更有破产重组者不胜枚举,如浙江纵横控股、南望集团等业务延伸至水电、钢铁、金融、地产等大型企业,商界一时间惊魂未定。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致电回音必集团,办公室回应表示投资会更谨慎,当初为管理抚州第二医院“临时设立的部门现已撤销,暂时没有(收购)下一个医院的计划。

  “过度扩张是危机中浙江民营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官员庄世勇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


  “像是进了屠宰场。”浙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浙江商圈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当初民营企业跨业扩张,也有地方政府的推手。“浙商往往是从制造业做起,主业投资到一定规模,积累的资金自然会向房地产、股权投资等领域流动,各地政府也加以拿地便利和投资优惠等鼓励。

  相比房地产高速带动下的GDP数据,传统产业已是鼓不起的帆。撇开数据,政府同样希望实体经济保持合理持久的增长,这当是一场资本与政府的博弈。


  6月11日,国家发改委“20条意见”进入讨论阶段,意见提出,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进入科教文卫等非营利性领域;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电信、金融、城市水务等垄断性、公益性领域。

  由小作坊积累起来的民营资本,正如吃草的羊群,抬头看到篱笆。这则消息这无疑是告知羊群,大胆到更广阔的草原吃草。但如果没有实质的获利空间和安全保证,羊群的困惑最终难解。      “我国经济需要从结构和制度上改革和调整,而不能采取单一和短期对策

  谭雅玲:“对策不能只顾短期


  中国经济是否回暖?投资井喷、工业增加值回升背后推手是谁?中国经济未来的最大挑战何在?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了国内金融学者谭雅玲。谭雅玲现任长城伟业期货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市场的趋势、外汇市场变化跟踪、未来走势与前景预测。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回暖?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谭雅玲:经济回暖的依据在于经济数据。但经济数据背后的代价和投入,也应是分析和考量经济的因素之中。然而,我国目前的许多做法是注重结果,而忽略结果中的时间、精力和人力财力代价,这种结果的评估实际上支出大于投入,收益小于代价。

  尤其从经济回暖的角度思考,经济过冷或下降的根源在哪里?或许一致的回答是外部金融危机,这虽然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件,但更多是因为我们极端的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市场信心丧失、紧张心理扩大以及经济循环停歇,我们看到经济起色时的分析角度是决定经济走向的决定因素,而不是简单指标显示的经济信心。目前的经济回暖出现,其背后有更多的付出,有更多的扭曲,有更多的短期行为,长期如何难以判断,并不值得过于乐观和期待,而更需要理智和勇气改正和纠正经济抉择的失误与短期对应。

  中国新闻周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发电量、煤炭石油需求、铁路和民航客货运输量、国内电信通话量在下跌,但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较快,有观点认为两组数据互相矛盾,你怎么看?

  谭雅玲: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对策的巨大作用,财政和资金作用的规模起到的短期作用十分突出,但是可持续性面临考验,并可能有其他方面的风险压力。另一方面,是经济循环原理发生变化,过去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更多是需求决定价格,当今则突出于投资和投机决定价格。近期大宗商品和资源价格的上涨并非经济需求所为,而是投资资金推进生成。经济复苏并未确定,但价格高企呈现,进而出现CPI和PPI反向运行,价格上涨刺激CPI,而价格上涨并没有需求基础支持,却是资金充足的流动性推进。我国经济变化指标中更多与政策投入与对应有关,并非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与改革。

  中国新闻周刊:有观点认为前述数据显示的“经济回暖”,乃政府驱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信贷激增所致,而非市场自身向好,中国经济真正回暖还应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型,对此,你怎么看?

  谭雅玲: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的经济总量达到4.2万亿美元,人均达到3000美元水准。30年来我国经济的进步与进展有目共睹。但是这并不意味我国经济的完美和高效。

  我国的市场经济理念似乎更在乎经济进步和进展,有时忽略改革与改变,尤其是结构性的突破和效率型的改革。核心基点是针对自我问题和矛盾实施突破。但是,市场经济需要的是理性、合理和有效,而不是自满、自足于短期进步和成就。因此,我们更应该清醒自我发展阶段和水平的把握。

  最为迫切的是,我们思维方式需要改变,对策不能只顾短期,只图单一,而应从综合性和长远性对应和考虑。我国经济需要从结构和制度上改革和调整,而不能采取单一和短期对策。我们一直在说经济质量和结构问题,但面对冲击压力时,我们不能忘记问题所在,应强调从根本上治理和改变。尤其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市场效应上采取对策,而不能继续依循过去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和业绩考核推行对策。我们更应强调改变和改善,而不是简单、短期和个别局部性的对应。
  “错误的繁荣”如何发生?


  本刊特约撰稿/唐学鹏

  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竟然出现了率先“回暖”迹象,似乎有些难以理解。但结合中国人喜欢储蓄而不是消费的习惯,以及中国没有美国次贷导致的“流动性黑洞”等因素来考虑,就容易得出答案:巨量信贷打破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信贷紧缩”,而4万亿财政刺激方案对GDP的拉动是有效的。

  但笔者并不认可“货币完全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是进入了虚拟经济”这一说法。的确,最近的股市楼市大涨同信贷增长有某种关联。一个有利的证据是,企业活期存款大量增加,这可能意味着很容易变现为账户保证金。但是,这同样也有可能是企业正处于项目开工期,正在思索投资方向所致。

  货币流入实体经济的灾难

  一般来讲,人们容易认为,只要资金进入实体领域,经济就会好起来。但我的判断却正好相反:信贷资金如果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所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进入虚拟经济小,甚至更大。在目前的经济结构状态下,强大的财政和信贷刺激,会将资源更多地分配到政府热衷的重化基建等项目,但这一政策,却无法阻挡小企业生态恶化的脚步。短暂的经济繁荣,恰恰是以长期的经济生态恶化为代价的。

  这个机制是怎么发生的呢?首先要从货币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主流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假设,央行注入货币的形态均匀流入市场,且所有的商品、劳务是可以简单加总的。这造成了一种逻辑:只要观察到社会有产出过剩现象——无论这种过剩是供应造成的、还是需求突然萎缩造成的——那么,新增货币投放就是恰当的,并且不会导致通胀,因为产能过剩可以“吸收货币”。在这种方法论下,巨大的货币供应量冲击就暂时不会造成通胀的出现,甚至,“关注通胀是庸人自扰”。

  但与之相反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则认为,货币并不是均匀流入经济的。社会投资的来源是真实储蓄,真实储蓄决定了银行的可贷资金水平。假如一个社会在价格稳定的基础上,能有1万块钱真实储蓄转化为投资,假设这些投资中,国企和民企各分得一半,即国企5千元贷款,民企5千元贷款。现在假设央行为了满足国企的信贷需求,多向国企投放出去1万元人民币的贷款,此时,投资的投向比例就发生了变化。民企得不到一半,而是得到了1/4,而国企分得了3/4的资源。简单说,就是央行发行的新增货币并没有改变真实储蓄的稀缺性,只不过改变了分配方式,这跟发行假币抢走了更多的东西没什么区别。

  回到4万亿撬动的信贷狂潮,也许就容易看清楚这个过程:政府热衷的产业或者上游产业,例如钢铁、石化、房地产等行业,本身更容易获得信贷。在“有限储蓄”约束下,这种优先性,就造成了这些“权势”产业将分割更大份额的真实储蓄。这样一来,4万亿和天量信贷的经济拯救计划,就不再是一个普惠性的计划,而变成了一个不同类别产业和企业之间“分割资源”的计划。

  货币决策的两难

  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有个核心概念,叫做“资本结构”理论。如果银行体系扩张使得市场利率低于自然利率,那么资本将变得非常便宜。此时,生产资料将“抢夺”消费资料的资源;而在生产资料方面,更高级的生产品会抢夺低级生产品,比如房地产会抢夺制造业的工人资源,从而形成一个错误的“资本结构”。

  这个链条,从消费层层推进,一直到更为遥远的上游。

  政府为了拯救经济,先后运用了财政支出、用政府信用撬动银行放贷、以及过度调低利率的手段。这些举措的目的,是用庞大的财政赤字和货币投放维持既定错误的“资本结构”,维持原来的生产迂回和分配方式。

  由于转化为投资的真实储蓄是不变的硬约束,庞大的货币投放将改变真实储蓄的分配,更加严重倾向于上游,而上游的边际投资收益递减,更重要的是“资本结构”导致资本品价值实现之间很可能出现“配合断裂效应”,于是我们会发现,继续支撑该资本结构的后续储蓄是不足的,让这个游戏玩下去就必须要增加储蓄,而这很自然导致消费不足,出现对终端消费的萎靡,产生CPI和PPI的快速下跌,这就是去年年底的情形——无论是房地产还是钢铁价格、甚至包括农民工返乡后的粮价都呈现出这种局面。当然,国外部门的消费需求消失是重要动因。

  政府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形出现,继续出台货币投放,试图利用货币幻觉在维持既定“资本结构”的同时刺激消费。这就出现了非常尴尬的两难:如果刺激消费,那么真实储蓄将不足,导致原来的“资本结构”不能维持;如果不刺激消费,将产生需求消失,使得最终消费品不能兑现,也将出现“配合断裂效应”(PPI急剧下跌就是佐证)。而现在,政府更偏向于第一种做法,即利用政府财政资源和货币手段,维持原来的资本结构,帮助权势产业来消化库存和维持价格稳定,不敢实质性地刺激消费。

  最终的结果很明显,“资本结构”将被分割为“两截”:上游用“去过剩化+重新建立过剩化”来折腾和浪费政府资源,比如石化、房地产和钢铁行业;下游则因为资源分配不足导致供应萎靡,开始出现“产能自毁”,其表现特征就是大量中小企业在生存线上挣扎。短期内,下降的供应和萎靡的终端消费需求是“匹配”的。但随着政府拯救经济方式的继续,很可能将出现下游消费需求萎靡停止了,而供应下降则继续的局面,那么,未来一个古怪的经济形态出现了:下游开始涨价,而上游保持稳定。通胀发生了,但PPI却并不张扬。

  如果考虑到中国对下游价格的行政性控制,将导致下游供应萎缩化更快出现,如果出现了这种方式的通胀,那么在失业率高居不下、全社会收入流慢慢衰减之际,产能危机将转换为财政危机,货币问题将变成社会危机。那种认为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完全可以通过货币滥发来“托住”的想法是多么危险,一旦出现这种危机转移方式,因通胀预期而暴涨的房地产价格会因为社会危机而崩溃式下跌,这又是多么的令人悲哀。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下一个:大新华物流入股 金海湾船业拟明年A股上市 [2009/7/20 18:35:24]
上一个:中国直逼希腊道将成为世界航运第一大国 [2009/7/14 3:40:51]
  数据加载中....
-->我也说两句  
与“航运新闻”相关的最新信息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