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海8月20日电 (记者 邓玲)于本月9日在北部湾海域救起遇险的江苏籍运煤船“长鑫68号”6名船员的10名广西北海渔民,今日因他们的义举获中国海上搜救中心3万元人民币嘉奖。据悉,此举在广西及北部湾海域尚属首次。
8月6日,一艘江苏籍运煤船“长鑫68号”装载950吨煤碳由广西白龙港前往广东顺德。7日凌晨2时,运煤船在雷州半岛西部海域,遭遇今年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袭击,致船体进水下沉,船上6名船员利用救生筏逃生,并与岸上失去联系。9日12时许,在大海上漂流了两天三夜的6名船员,被正在北海市所辖涠洲岛南面约23海里处抛锚作业的“桂北渔91078”渔船发现并救起。当日19时许,他们在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北海基地“南海救198”的帮助下,在北海市安全上岸。
“我们的安危牵动了政府和许多人的心,‘桂北渔91078’不仅把我们救上渔船,还给我们端来了水和食物。所以,今天即使再忙,也要来报感激之情。” 年过半百的“长鑫68号”获救船员叶金根昨日专程从广东湛江赶到北海,为救命恩人“桂北渔91078”渔船、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北海基地“南海救198”、广西北海海上搜救中心送来锦旗。
“当时,我们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先把人救上来。”“桂北渔91078”的船长说,“在海上航行和工作,大家就应该互相帮助和照应。”原本打算19日出海作业的他们从未想过会得到回报,“会议结束我们还要赶着出海呢!”
广西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主任、广西海事局副局长申春生说,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获批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推进,北部湾海域各种涉海活动日益频繁,海上险情呈增多的趋势。
“海上搜救工作涉及面广,突发性强,除依靠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和统筹协调外,还必须充分利用社会各类搜救资源,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申春生说。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表彰会使这种救援互助的精神发扬光大,使社会力量,特别是涉海作业的人群关心和了解海上救助。
据介绍,为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关注海上救援,广西目前正筹建一项关于海上搜救的奖励机制,预计年底出台。届时,凡参与海上救助的人员均可获得相应奖励。
关键词: 广西渔民,搜救 |